學鋼琴是為了要彈出美妙的音樂。


 



 


可是我發現很多會彈琴的人,竟然哼唱不出正確的旋律,甚至五音不全。為什麼?仔細觀察研究了很久,發現原來很多人用「手」、「眼」,去彈琴,卻忘了用耳朵去聽自己彈出來的音樂。他們彈琴時忙著看琴譜上的荳芽菜,雙手忙著在琴鍵上按到正確的琴鍵,沒時間聽自己演奏的琴音,但是,彈琴的目的不就是要彈出美妙的音樂嗎?


所以我的學生除了鋼琴課之外,還要上視唱、聽寫和樂理。


『視唱』是希望他們可以看著音符哼唱出正確的旋律。視唱對音感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沒有好的音感或是不能視唱正確的人,如果要學音高不固定的樂器(如長笛、小提琴),是會產生困難的。


『聽寫』是強迫他們使用耳朵這項器官,強迫他們去聽。不論大小考試,各級學校音樂班、音樂系,各種檢定考試必考聽音,就算孩子不讀音樂班,不考鋼琴檢定,他總要學英文吧?聽力好,對學英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樂理』是幫助他們能夠正確的詮釋曲子。


每個學生我都會多多少少要求他們「背譜」,為什麼要背譜?很多原因


總是練不熟,要背譜。因為背得出來,就表示一定練得很熟很熟了!


音感太差,要背譜。因為要強迫他記旋律,不管是高音低音一起記,時間久了,記得的音越來越多,音感就會越來越好啦!


有表演、考試,要背譜。開玩笑!都要上台了,難不成還要帶著琴譜上去彈嗎?初學還好,曲子比較短,學到難一點,曲子長了怎麼辦?哪有時間翻譜啊?


所以背譜要從初學的時候就要開始訓練,通常我的學生一開始都覺得好簡單喔~~~,那當然,不到30秒就彈完的曲子會有多難背?!不過如果是接手別的老師轉過來的學生,從來都沒有背過譜,那就稍微有點困難了。



我有一個學生,就曾經背一首曲子,從教他、彈熟,一直到背熟花了3個月,那首曲子還是我故意選的,比他其他課本簡單3倍的ㄝ,當他背了快1個月還是彈的亂七八糟時,我要他邊彈邊唱,大聲唱旋律,大聲數拍子,沒多久,他就成功的背出來了,而且比他看著譜彈還要完美好聽。


所以我覺得「視唱」很重要,幾乎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先會說話才會寫字,不是嗎?就算你會彈莫札特的「小星星」,如果要你看著譜,但你卻哼唱不出它的旋律,那還像話嗎?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會彈就好啦!不會唱又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就好比說學英文,他會寫、會讀,可是不會說,遇到外國人或到了國外卻一句完整的英文都說不流利,那他學英文要做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mobe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