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爸媽在送小孩來學琴的時候會說:「我並沒有要他成為音樂家,或是要他以後走音樂這條路,他只要會欣賞音樂、喜歡音樂,將來不會看不懂五線譜,不會討厭音樂就好了。」


隨著學琴的時間越久,一般來說,小朋友在長時間學習後,很容易會有倦怠感,不想練琴了。


而在台灣的學琴孩子,隨著年齡增長一定會面對學校課業的壓力以及升學的壓力,而練琴其實也是一項功課,和學校的功課一樣要花時間準備。很多孩子和家長,會在升國中這個階段選擇放棄學琴,孩子覺得學校的功課一大堆做都做不完,常常又有大、小考試要準備,如果還要練琴,他根本應付不來;家長也會認為,小孩子都不練琴了,學校功課也越來越重,反正我又不希望他以後成為一個音樂家,況且學音樂又吃不飽,還是功課唸書升學比較重要。就這樣放棄學琴了。


學琴基本上沒有學個4年、5年,是很難真的學有『一技之長』,如果因為孩子有倦怠感或是有挫折感,就不讓他繼續學琴了,那以後他學任何東西也都有可能會遇到挫折、產生倦怠,不都要半途而費?


 


也有許多家長會堅持讓孩子繼續學琴,他們認為,「他學琴都學了這麼久,現在停下來的話,一切不都白費了,家裡還買了一台鋼琴給他,不便宜耶!」


也有許多喜歡音樂,很有音樂才華的孩子自己堅持要繼續學琴。有的孩子說,「我只有今天可以不用面對課本、講義,只有今天可以輕鬆一下,我一定要來上課呀!」。我有一個學生,從小學一年級跟我學琴到現在都國中三年級了,沒有跟我請過一次假,在學校還是一直拿第一名啊!從他身上我發覺,其實唸書和練琴是可以兼顧的,就看你怎麼分配時間,怎麼好好的利用時間。


 


學琴如果半途而費真的很可惜,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升學壓力和繼續學琴這個兩難,或許可以好好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況和能力,再為他做一些規劃。


 


有音樂天份的孩子、真心喜歡音樂的孩子,就算你擔心他的將來前途,你可以中斷他的學琴之路,但不要讓他放棄音樂。


『學樂器』並不是『學音樂』唯一的途徑,所以當孩子因為課業壓力而無法練琴,卻仍想學音樂時,不妨讓他參加以聽音樂,講音樂史或介紹音樂家為主的樂理班,或是去聽音樂會,這些以聽、說、讀、寫為主的音樂活動,幾乎沒有功課壓力,是很輕鬆的,讓他能夠持續的接觸音樂,也確保孩子長大之後,會有良好的休閒生活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mobe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