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忙之中終於在展期結束之前抽出空北上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看展,從二月底就決定要來看,結果一路拖過三月四月一直到五月我才來。


展期到5/12結束,對藝文有興趣的朋友還有幾天時間可以去看看。




 




這次展覽大多是原作複製的作品,除了一些真跡手稿之外都可以拍照,據說很多人就因為真品不多所以沒什麼看展的意願,特地挑了展期的最後一個星期一去,避開假日,想說這樣應該就不會人擠人壞了看展的情緒,結果,還是一堆人啊!拍的照片裡還是免不了夾雜了一些人啊手臂啊手指啊頭啊,但我還是看得很開心就是了,大概是因為太久沒看展的緣故。


 


 


賈迪殘軀


 








酒神


 












隆旦尼尼聖殤











感覺像是聖母抱著耶穌,但再看卻也像是耶穌背著聖母。









羅馬聖殤


 














大衛頭像


 







↑大衛的眼睛是愛心!












瀕死的奴隸


 


這真的從哪個角度看都不像瀕死的人該有的表情和姿態。


『米開朗基羅思索人的本質,人是不自由的,人有一個肉體,禁錮著想要自由的生命,肉體是監牢,自由的心靈被囚禁在監牢裡。死亡可以讓靈魂從肉體裡解放出來,死者彷彿陶醉在即將解放的愉悅裡。』←蔣勳老師的導覽裡大概是這麼解釋的。


雖然我越看越覺得~這要我去當他奴隸都願意!








 


 



基督














聖彼得大教堂透視圖


 












創造亞當


 












逛呀逛呀看著看著,在米開朗基羅與達文西兩位大師的對決之下,我...就這麼和自己相遇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mobe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